"轰!"一声闷响在戈壁滩上炸开,7.62毫米的钢芯弹头狠狠撞在车门上,火星四溅。硝烟散去后,迷彩涂装的车门只留下个硬币大小的白点,弹头像被掐灭的烟头般蔫头耷脑地滚落沙地。站在二十米外的老班长叼着烟直乐:"龟孙,咱这猛士三代可比王八壳还硬实!"
这可不是吹牛。去年高原演习时,某部开着猛士三代巡逻车误入实弹射击区,挨了十几发流弹愣是没事人似的开回营地。炊事班老李当时正在车斗里颠勺,就听见叮叮当当像敲铁锅,伸头一瞧乐了:"好家伙,给咱车漆抛光呢?"后来检修时发现,最深的弹痕还没指甲盖深,维修员拿着砂纸打磨两下就完事——这防护水平,比某些号称"钢铁堡垒"的进口车还靠谱。
要说猛士三代的防弹本事,得从它那身"铁布衫"说起。车体用的特种合金钢掺了稀土元素,硬度堪比老辈人传家的菜刀。有回厂家做测试,拿着54式手枪贴着车门打,子弹愣是在钢板上犁出条白沟就歇菜了。更绝的是车底那个V型结构,活像倒扣的船底。去年工兵连拿TNT做了对比试验,同等当量下普通越野车底盘都扭成麻花了,猛士三代的车厢愣是连茶杯都没晃洒。
这车对付北约制式弹药确实有两把刷子。西北某基地做过极端测试,用7.62×51毫米穿甲弹在三十米距离连射十发,防弹玻璃上就留下几朵冰花似的裂纹。负责验收的军工专家当场拍了视频:"瞧见没?这要搁悍马身上早成筛子了!"视频里技术员拿改锥戳着弹孔开玩笑:"咱这车漆比某些车的装甲还耐造。"
可不是埋汰悍马。当年美军在伊拉克用薄皮悍马巡逻,路边炸弹一响就跟开罐头似的。有个退伍兵回忆,有回火箭弹擦着车顶飞过,冲击波直接把帆布顶棚撕成了拖把条。后来加装的装甲套件死沉,跑起来像背着磨盘的老驴,高原上坡时发动机嚎得比伤员还惨。反观猛士三代,满载还能蹿上六十度陡坡,西藏边防兵管它叫"铁山羊"。
这车防护好的秘密在于"量体裁衣"。车体骨架像搭积木似的模块化设计,重要部位装甲厚得能当砧板,次要区域就适当减重。有次厂家开放日,几个老兵围着车转悠:"发动机舱这块钢板得有两指厚吧?""您老眼毒,这儿专门防路边炸弹的破片。"技术员说着掀开后备箱夹层,"看这凯夫拉内衬,十二点七毫米以下口径全白给。"
最让装甲兵稀罕的是那些贴心设计。防弹玻璃中间夹着蛛网状的金属丝,中弹后不会崩得满脸开花。轮胎里填着特种凝胶,被12.7毫米子弹打穿还能跑三十公里。有回反恐演练,特警队开着民用版猛士撞路障,车头都怼瘪了,乘员舱连道缝都没裂。事后队长摸着防撞梁直咂嘴:"这玩意儿比防弹衣还护犊子。"
当然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军工论坛上有人发过被反坦克火箭轰中的猛士残骸,车体像被巨人踩扁的易拉罐。但普通轻武器想伤它确实费劲,某次边境冲突时,对方用重机枪扫射了整条弹链,车里战士后来描述:"就跟听了一曲快板似的,下车数数共有四十二个白点子。"
如今这铁疙瘩已经衍生出二十多种改型。消防版能顶着煤气罐爆炸救人,防暴版挨燃烧瓶跟洗热水澡似的。最神的是南极科考队那台,零下五十度照样一打就着,机械师老张说得好:"这车跟咱东北老爷们一样,越冷越精神。"最近还出了民用豪华版,虽然拆了装甲,但那底盘结构让车祸中存活率飙升,有车主戏称是"移动的保险柜"。
不过要论传奇性,还得数高原运输连那台"铁骆驼"。连续五年往返新藏线,车厢上密密麻麻的弹痕都是冰雹砸的。去年退役时,全连给车办了欢送仪式,连长倒了碗青稞酒淋在引擎盖上:"老伙计,送你这么多回,该换你歇着了。"后来这车进了军事博物馆,解说牌上就一句话:"中国军人最硬的铠甲。"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旗开网配资-炒股配资门户-杠杆配资网站-炒股配资网站约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