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玥 成露 张千
“风塔倒了!叶片断了!”田江伟从睡梦中突然惊醒,被梦里情景吓出一身冷汗,看了一下手机时间,凌晨两点,窗外还是一片漆黑。
2023年7月,当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开始吊装第一台风机时,国家能源集团西藏电力有限公司那曲分公司工程部负责人田江伟便没再睡成一个好觉。
在项目现场熬了一天,刚回驻地宾馆休息,一闭眼便是项目上的种种事情,时常惊醒。因此常常天不亮,田江伟便立马驱车前往风电场。
“项目要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目标,面临着难以想象的挑战。这是关系着当地民众冬天用电取暖的民生大事,所以项目上每个人精神压力都很大。”田江伟说。
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长冬无夏。对很多那曲人来说,冬季用电取暖还是很奢侈的事情。“初到那曲做项目前期考察时是冬天,有时候正在酒店里写着项目报告便会遇上断电、断供暖的情况,许多饭店也是靠着烧牛粪取暖。”提起刚到那曲的冬天,田江伟仍旧记得那时的寒冷。
2022年6月,国家能源集团西藏电力公司提出承担那曲风电项目开发的意愿,解决那曲冬季缺电问题。2023年2月2日,那曲市发改委初审同意那曲风电项目核准;2月25日,项目正式通过西藏自治区发改委核准备案。
项目核准后,开工前最紧急的就是临时用地问题。因为那曲分公司职工大都是从全国各地来到风电场,很多人一到那曲便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从小在日喀则长大的旦增顿珠也不例外。4月的那曲依旧积雪很深,旦增顿珠和同事们一边吸氧一边在寒风中走访当地的村民,一家一家做工作,顺利取得项目临时用地批文。
2023年4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田江伟与同事们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书写着他们在海拔4650米高原上的“追风”故事。
当年7月6日,欧玛亭嘎风电场完成首台风机吊装,10月28日完成全部风机吊装。“在风机吊装期间,突发多变的恶劣天气是施工面临的最大风险,一个不小心损失就是上千万元。”田江伟告诉记者,8月24日清晨5点,9号机位风机正在吊装,当机舱吊到高度70米时,风雨突至并伴随蚕豆般大小的冰雹,风机叶片在空中不受控制地晃动起来,“冰雹打在身上隔着雨衣都痛,但项目人员全体都冲上去死死拉住牵引绳,保证设备安全。好在最后一切无碍,吊装工作继续顺利进行。”
2023年12月18日,首批风机并网发电,2024年1月1日,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这是西藏首个100兆瓦级风电项目,也是当时全球4500米以上超高海拔地区已建成投产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那曲冬季缺电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并网发电那天,田江伟终于伴着风叶划破空气的声音,睡了一个踏实的好觉。与此同时,欧玛亭嘎风电场也来了一批新的“追风人”。
毕业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陈阳,先后在甘肃和内蒙古的风电场学习风机运维技术。2024年初,陈阳来到欧玛亭嘎风电场担任风机维护检修的工作。就像他的微信名“听风说”一样,风机成了他高原上的“伙伴”。刚来到这里时,只有他一个人负责风机维护的工作。
一次风机年度检修,需要依次关停全部风机,检修后才能重启。为了能尽快满足供电,陈阳晚上10点带上接地刀闸去恢复设备,回家时已经第二天凌晨一两点了。而遇上冬天维修,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风吹得陈阳浑身僵硬,他只能一边往手上哈气取暖一边作业。
“高原作业,时不时喘不上气,作业效率只有内地的三分之一。在风机里时间会过得很快,感觉风机里10分钟,地上已一小时。”陈阳告诉记者。
现在陈阳的检修之路不再孤独。2024年9月,原本在四川凉山一所风电场做风机维护的张浩宇和刚从西安一大学毕业的扎西等人陆续加入风电场,并和陈阳成为室友。依靠着风场搭建的智慧系统,陈阳和检修人员现在可以坐在中控室,紧盯大屏幕,监控场内风机、站内设备运行情况,通过数据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检修,更好地守护羌塘草原的万家灯火。
矗立在羌塘草原的这25台风机,点亮并温暖了那曲的冬夜,也点亮了“追风人”们的“追风之路”。依托着欧玛亭嘎风电场积累的建设经验,田江伟与同事们从海拔4650米向着海拔5127米进发,在那里,那曲吉措100兆瓦风电项目正在进行风机吊装,高原“追风”的传奇还在继续着……
旗开网配资-炒股配资门户-杠杆配资网站-炒股配资网站约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